《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4-03-29 18:48:36 教学分析

​第一课时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一、欣赏图片,找出要求,明确单元主题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并说出感受。

师:其实生活中不论是一首歌一幅画,还是一篇文章一部电影,都是美的艺术,都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在第二单元中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感受艺术的魅力。打开第二单元导读,快速读读,看导读为我们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

学生读导读,划出学习要求。

师:明确了学习内容和要求,我们一起学习本组第一篇课文《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生齐读课题,师强调“弦”字读法。并投影出示没有标点的古文。

师:这是一篇什么文?

生:文言文。

师:大屏幕上的文章没有标点,这就是古时候的文章,它需要你凭借自己的理解来断句读,自己试试。

生练读。

师:有什么感受?

生:不知道在哪停顿。

生:很难读。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

师:现在老师降低难度,加上标点,你再来试着读一读,注意这次要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生练读师指名读。

师:你读得很准确,句子也很通顺。有几个生字老师想提醒大家注意。

师板生字,并让学生跟读书空。

师:知道峨字的意思吗?

生:高。

生:巍峨。

师: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下面的注释有。

师:课文的后面有一些生词或者生字的解释,这就是注释,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那若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联系上下文想想。

生:像,好像。

师:谁能联系这两个生字的意思,说出“峨峨兮若泰山”的意思。

生:高高的像泰山一样。

师:你的理解能力很强,认识了生字我们一起读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很不错,有一句大家节奏把握得很准,注意了兮和若之间的停顿。

投影出示: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峨峨兮若泰山。

师:知道兮字的意思吗?

生:语气词相当于啊。

师:它是和峨峨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读到这时要稍作停顿。像老师这样,师范读。

生跟读两遍。

师:大家觉得这样读比刚才更怎样了?

生:比刚才更有感情了。

师:现在老师也这样有感情的为大家范读文章,你仔细听,用心感受。

师配乐朗诵。

师:你也像老师一样投入感情的读读,注意在老师划斜线的地方稍作停顿。

出示划出节奏的古文。

生练习朗读。

指名读。

生:他读出了韵味。

生:他读的很有感情。

师:谁能再来试一试,比他还有感情。

生再读。

师:你真的读出了古文的味道,我们也被感染了。现在我们男女生配合读,一起感受古文的魅力。

男女生配乐朗读。

三、再读课文,读懂读透

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先来看看题目,谁知道绝的意思。

生:断绝。

师:伯牙断绝了什么?

生:伯牙断绝了琴弦。

师:换句话说也就是?

生:伯牙不再弹琴了。

师:伯牙在楚国当时是一流的琴师,前途无量,为什么不再弹琴了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抓住重点词语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读读课文,同桌互相说说文章的大概意思。

投影文章并在重点字词下加点。

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读课文,同桌互相讲故事。

指名讲故事。

师:你的故事讲的很流畅,如果能把加点的字词理解透彻,故事内容就会更生动了。现在我们交流一下,你读懂了哪一个生字词?

生:我知道了第一句话中的善字的意思,是擅长的意思。

师:能说说整句话的意思吗?

生: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

师:文中还有两个善字,你能猜出什么意思吗?

生:好啊。

生:真妙啊。

师:这是子期对伯牙的赞美之词,我们还可以怎么理解?

生:真棒啊。

生:太妙了。

师:我们应该怎样朗读这句话呢?

生:用赞美的语气来读。

师:我们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还读懂了那个生字的意思。

生:我知道了峨峨和洋洋是高高和广大的意思。

师:这两个词是用来形容高山和江河的。

生:志的意思是想。

师:你的理解能力很强,文中的念字其实和它的意思是一样的。

生:我知道了也是心里想到的意思。

师:这两个字体现了伯牙心里想到了什么就能弹出什么,可见伯牙的弹奏水平怎样?

生:很高。

生:钟子期必得之的必是一定的意思。

生:是都的意思。

师:大家的理解都可以,古文的解释是丰富的。

师:理解了这些重点字词之后,谁能结合理解再来讲讲这个故事?

生讲故事。

师:这次你的故事讲的更充实了。

四、品读课文,读情悟境

师:理解了内容,现在谁来说伯牙为什么不再弹琴了呢?

生:因为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没有知音了,所以摔破琴扯断弦,不再弹琴。

师:用文中的话怎么说呢?

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投影展示这句话。

师:什么样的人称之为自己的知音呢?

生:了解自己的人。

生: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

师:伯牙为什么把子期当作自己的知音呢?快速读读课文从中找到答案并划出来。

生读课文,划出答案。

生:我认为这句写出了他们之间的知音之情。“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到:好啊,就像高高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听了感叹地说:“真妙啊!就像宽广的江河在我心里流过。”

师:你从这句话中还能读出什么?

生:无论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说出来。

师:他们真是心意相通。

生:我还能读出伯牙的弹奏水平很高。

师:从哪可以看出来。

生: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师:如何理解。

生:伯牙心里想到高山,琴声就表达出高山,心里想到流水,琴声就表达出流水。

师:能用自己的话形容伯牙的弹奏水平吗。

生:出神入化。

生:独一无二。

生:登峰造极。

师:大家的词汇真丰富。请同学们看图,此时伯牙身边青松翠柏,云雾缭绕,他在动情地弹奏一首高山流水,子期在欣赏着陶醉着,并赞美着,能猜想出子期眼前出现了怎样的高山流水吗?

生:巍峨的高山,澎湃的江河。

师:带着你这种感受读读。

生读。

生:子期眼前仿佛出现了高耸入云的高山,奔腾不息的江河。

师:读出你的这种感受。

生读。

师:你读的很有气势,谁还能读出这种气势。

生自由读。

师:如此丰富的画面,我们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呢?

生:峨峨和洋洋。

师: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让我们浮想联翩,这就是古文的魅力呀,我们再来读读体会一下这种魅力。

生读。

师:伯牙的音乐来源于大自然,那他的琴声肯定不仅仅表现了高山流水,还有可能表现大自然的哪些场景呢?

放音乐生闭眼想象。

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蓝蓝的天空,自由的飞鸟。

生:苍茫的大地上,郁郁葱葱的森林在旺盛的生长,林间欢快的动物们在高兴的飞奔。

生:我仿佛看到了皎皎明月挂在天空,徐徐的清风迎面而来,好一个宁静淡雅的夜晚。

师:能不能用子期一样的语言赞美一番呢?

师生配合读。

师:这真是伯牙所念。

生:钟子期必得之。

师板书。

师:这就是心意相通的知音啊!知音相遇心情怎样?

生:激动高兴。

师: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齐读。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感受情意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伯牙绝弦》感受到了伯牙与子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情意,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感受一下。

生读。

师:世事难料,就是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知音,却染病而死,离伯牙而去,试想一下此刻伯牙心情怎样?

生:悲伤。

生:难过。

生:悲痛欲绝。

师: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生读。

师:我真的体会到了伯牙的悲痛心情。为什么如此悲痛呢?

生:因为再也没有人听懂他的心声了。

师:是啊,当他弹琴心里想到高山的时候,再也没有人会像子期一样赞美他。

生:善哉,峨峨兮若高山。

师:当他弹琴心里想到流水的时候,再也没有人会像子期一样赞美他。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所以伯牙才……

生: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伯牙此时断绝的仅仅是琴吗?他还将什么一并断绝了?

生:前途。

生:音乐。

生:心灵。

师:是啊,他将自己的心灵大门关闭,留给自己的是无边的痛苦和孤独。

师:读一读,体会这种感情。

生读。

师:读出了伯牙的悲痛。

二、诵读课文,读出感受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感受这份高山流水深相知的情意。

生齐读配乐。

师:关于伯牙与子期之间成为知音的传说在哪部书中有记载呢?资料袋介绍的很清楚,请同学们读一下。

生读资料袋。

师:正是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

三、课外拓展,加深理解

师:据史料记载,子期死后,伯牙在他的墓前作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读。

投影这首诗歌。

师生配乐读读。

四、展开想象,课堂练笔

师:短短的一首诗,把伯牙的痛苦心情展现无余,可是人生路漫漫,伯牙能这样一直消沉下去吗?如果此刻,你置身于春秋时期的楚国,作为伯牙的新朋友,你会如何劝慰他,开导他积极乐观的面对今后的生活呢?结合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展开想象,把你想对伯牙说的话写下来。

生写。

全班交流。

师:正如大家所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赞美的口吻对待周围的人,你就会拥有很多的朋友,这节课大家学的认真,读得投入,真是“善哉,善哉”,课文能否背上来呢?

学生练习背诵。

检查背诵。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baibeike.com/yuwen_257634/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