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题:
简析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成为野生动物天�
问题描述:

简析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成为野生动物天�

丁成伟回答:
  地貌基本特征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势高亢,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最高峰海   拔6860米.最低点海拔4200米,本区南北边缘为乌兰乌拉山和昆仑山脉的一部分,区内中部较低缓,具有西部高而东部低的地势特点.基本地貌类型除南北边缘山地为大、中起伏的高山和极高山外,广大地区主要为中小起伏的山高和高海拔丘陵、台地和平原.山地起伏和缓,河谷盆地宽坦,是青藏高原上高原面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昆仑山为本区最高大山脉,几乎集中了海拔6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和5500米以上的高山.有现代冰川发育,并发育有一定规模的冰帽冰川.横贯于本区中部的可可西里山和冬布勒山-乌兰乌拉山中小起伏的高山带,除少数高峰超过5600米并有小规模的冰川分布外,一般山地海拔5100~5400米.上述两个宽谷湖盆带主要由宽坦的高海拔平原和台地组成,其间镶嵌着众多的湖泊,海拔高度一般在4900~4600米之间.它们之间高海拔丘陵广泛分布.从垂直方向看,本区从上向下有冰雪覆盖的极高山,中小起伏的高山和高原宽谷湖盆三层.   气候地貌特点   本区气候地貌类型主要包括冰川作用地貌、冰缘作用地貌、流水作用地貌、湖泊作用地貌、风力作用地貌等.冰川作用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冰川仅在少数高山、极高山上分布,以大陆性冰川为主.冻胀作用、冰融作用、寒冻风化作用等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冰缘地貌.流水作用虽然亦很普遍,但由于水量有限、季节变化大、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都较弱,在现代河床中砾石磨园往往很差.湖泊作用如前所述,湖滨沉积物亦以砂砾石为主.风力作用也很醒目,某种意义上亦反映冰缘环境的特点,高原风力较大,风蚀作用使地表粗化十分普遍.综上所述,本区现代地貌过程显示了寒冷半干旱环境的气候地貌特征.   动物区系特征   目前已知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哺乳类有29种,含5目9科15属;鸟类约54种.由于本区地势高亢,气候干   可可西里   旱寒冷,植被类型简单,食物条件及隐蔽条件较差,动物区系组成简单.但是,除猛兽猛禽多单独营生外,有蹄类动物具结群活动或群聚栖居的习性,因而种群密度较大,数量较多,这是青藏高原东部及南部森林动物不能比拟的.   本区动物区系的组成特征主要表现在:   ⑴哺乳动物特有种占重要地位.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的青藏高原特有种计有11种之多,其中最著名的物种有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和藏原羚等;具有产业意义的种类有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兔;具有一定科研价值或在食物链中起到生态平衡作用的小型动物,计有多种鼠兔和松田鼠等.分布于欧亚北大陆或中亚地区并见于可可西里的古北界种类有17种,这些种类为棕熊、猞猁、盘羊、岩羊和小毛足鼠等.狼系本区唯一的广布种.   综上所述,可可西里地区哺乳动物的区系组成别具特色.原因是本区远离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一些中亚或蒙新区较为典型的荒漠、半荒漠种类以及其它北方种类,未能扩展到本区,致使古北界物种的成分明显减少.   ⑵鸟类以古北界成分居优势.鸟类的区系组成与哺乳类恰恰相反,即古北界种较多,而特有种仅7种   可可西里   (如:藏雪鸡、褐背拟地鸦、长嘴百灵、雪雀等),余为广布种,候鸟占一定比例,偶尔有大白鹭等迷鸟出现.   ⑶本区自东南至西北方向虽然分别出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及高寒荒漠草原植被类型,但大、中型哺乳动物(如:藏野驴、野牦牛、藏羚、藏原羚等)均可见于上述各植被带,即无明显的地域差异,但在种群数量上会有一定的差别.例如,藏原羚喜在草甸和草原环境中栖息,数量相对较多,在气候更加干旱的荒漠草原带中较少见,甚至绝迹.   ⑷不同的植被类型,小型哺乳动物的组成也略有差异.黑唇鼠兔在高寒草甸,拉达克鼠兔却栖息于高寒草原及荒漠草原;而荒漠类型的小毛足鼠仅在本区西北隅的荒漠中出现.   濒危珍稀动物中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濒危珍稀的兽类有13种,其中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即雪豹、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白唇鹿;二级保护动物有8种,即棕熊、猞猁、兔狲、豺、石貂、岩羊、盘羊、藏原羚;珍稀鸟类计有8种,即秃鹫、猎隼、大鵟、红隼、藏雪鸡、大天鹅.
其它推荐
热门其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