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简介

知识扩展

莫言,这位世界最高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一位黄皮肤的中国人。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下面字典语文网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莫言的简介。

莫言简介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潍坊学院文学院名誉院长。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在校组织“蒺藜造反大队”而辍学,后因天资聪颖很被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录取,后因文化大革命在农村劳动多年,做过临时工(棉花厂)、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部队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总政文化部创作员等职,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大栏乡三份子村(莫言在《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中,一说自己出生于1956年春)。

莫言生活照(7张)在高密的管氏族谱上记载,山东高密管氏是从浙江龙泉县(南接福建)迁过去的,2010年8月,走进龙泉寻根的莫言亲口表示,“我应该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

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2012中华文化人物”颁奖典礼在河北举行。诺贝尔文学奖得者莫言等10位各领域的文化精英荣获“2012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他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寻根文学”作家的代表如著有《活着》、《兄弟》等书的余华,以及著有《中国式青春》、《除了青春,一无所有》、《飞蛾》等书的年轻一代作家贾飞等人。这类作家,有着强烈的故乡情结,将自己的笔触都深深埋进了宁静而宽广的土地。

某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

写作

就像法国的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之所以对我的小说感兴趣,就是因为我的小说土,土是我走

莫言近影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莫言认为,任何作家之所以走进西方读者,最终是靠文学作品的自身力量。尽管作品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和声望足以让莫言骄傲,他仍然常常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有时候,他会说自己是个写小说的,他甚至不太愿意用小说家这样的字眼。他的谦虚不是表象更非伪装,只有对自己、对他人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作家才会有这样谦和又自信的胸怀。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莫言说,“当代文坛没有出现大作家,才使我这样的人得以成名。这一点必须非常清楚。一些人比我有才华,个人经验比我丰富,但是没能在文学上获得太大的名声,是机遇的原因。从这一点来讲我非常幸运。所以要经常向别人学习,不要忘本。”从30年前的文学青年一步步往上冒,直到今天,他经常提醒自己,一定要高度地保持头脑冷静。“不能因为名声大一点就目空一切,应该对别的作家、别人的作品持有尊敬的态度,不是伪装,而是发自内心。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你才有可能进步。如果把自己的作品看得比谁都好,那这个作家也就到此为止了。”

莫言的新作《蛙》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小说通过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既反映了乡土中国六十年的生育史,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这部作品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长篇力作。他说,触发自己写这样一个故事的动因并非因为其敏感,而是人物:“生活中一些人物感动了我,触动了我的心灵,引发了我的创作冲动。我是先被人物感动,然后才去关注事件的。”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姑姑”的人物原型,是莫言大爷爷的女儿。想以姑姑为原型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由来已久,以前莫言也在一些中短篇里写到过一些,而这次的出手,莫言称之为“算总账”。

创作历程

创作历程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5年创作《白狗秋千架》。

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获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莫言笔下作品(20张)2001年6月4日受聘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2002年至今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3年11月受聘为汕头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2005年 再次失手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5年,获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1月28日受聘为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红高粱剧组照(巩俐、莫言、姜文、张艺谋)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8年10月17日,《生死疲劳》获首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2008年11月8日,受聘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驻校作家。

2009年3月,受聘为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

2009年开始使用新浪微博,一共发微博28条,1043056粉丝,关注5人。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文学作品《蛙》2011年3月,应邀成为军赋文学院特约作家。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

2012年5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因其“用虚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金约750万元人民币。

在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举行颁奖典礼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日前宣告成立,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北师大校友作家莫言担任该中心主席。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凌晨零点30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1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隆重举行。0点16分许,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正式领取了的诺贝尔文学奖,并在随后参加了盛大的诺贝尔晚宴。据媒体报道,莫言在晚宴尾声发表致辞时,感谢了诺贝尔评委“坚持自己的信念”,同时感谢了自己的家人。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及家人,12月14日上午返回沉浸在“白雪世界中”的北京。莫言在机场表示,此次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作家的热情。谈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难出佳作的“魔咒”,莫言说,要尽量避免这一结局,作为一个作家,最重要的还是写作。

2013年1月20日,莫言获得2012年度CCTV三农人物奖

2013年1月22日,莫言受聘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13年2月1日,莫言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3年04月12日,作家莫言获诺奖后的首部作品不是小说,而是关于自己诺奖之行的“心路剖析”。长江文艺出版社日前透露,由莫言编著的《盛典——诺奖之行》将由该社于4月19日在海口书博会首发。据长江文艺出版社工作人员介绍,莫言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网上对其诺奖之行的描述很多,但其中谬误之处也不少,为了恢复事实真相,莫言便写下了这本书。全书共分七章,以莫言在瑞典七天的所见所思为框架,共16万字。[4]

2013年4月19日,作家莫言携新作《盛典——诺奖之行》亮相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讲述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趣味点滴,揭秘其诺贝尔文学奖领奖之行。

【莫言简介】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baibeike.com/yuwen_287917/
知识扩展推荐
热门知识扩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