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课堂课内外相结合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教学分析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要给语文教学引入活水,激发活力,必须形成语文教学的开放系统。在学习时间上,提供学生一切机会,在学习空间上,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要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宜于课外,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增益,给学生以更加广阔的天地。

延伸课堂课内外相结合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1、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而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的感受构建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对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并不见得是统一的,是相互为用、相互佐证的。他们在课堂上生存于书本世界,徜徉于书本;而在课下生存于现实生活世界,吸取着生活的真知。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生活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活动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教师上课前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收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或先了解一下学生已积累的生活经验及实践活动,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那么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去从事一些实践活动,,学习就成了一种有趣的活动了。在教学《飞夺泸定桥》后,我设计了一道能力题:仿句(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用上带点的字写一句话,也可使用其他动词,注意准确使用动词。学生课前已作了充分准备,已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所以选材内容多,思路广。有的写哄孩子,有的写大扫除,有的写救火......文句描写精彩,引人入胜。如火势越来越大,人们拎着水桶,捧着脸盆,拿着水管,投入到救火战斗中。小刚最喜欢舞刀弄剑,今天一出门,只见他头戴古帽,手拿大刀,骑着木马,大喝一声’快下马缚罪’!......仿句练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平时的生活体验也结合到课堂上来了。所以,广阔的生活空间,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它们能直接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

2、关注学生的智力背景,加强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学生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识,就必须使学习有一个巩固的“大后方”,或者说,要把知识建筑在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对于读书多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的任何一个新概念,能够纳入他从各种书里吸取的知识体系里;这时候,课堂上所教的科学知识就具有了特殊的吸引力,学生会感到它们是帮助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弄得更明白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提高后进学生学习成绩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对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我曾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因此,我们老师要善于把课堂上要教的教材跟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促进,提高学生两方面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例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课前先让学生去欣赏有关的动画片,看看古典名著《西游记》,初步评价一下其中的人物。上课时,让学生谈谈对人物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机智勇敢、武艺超群。”有的说:“我最恨白骨精,她诡计多端。”有的说:“我喜欢唐僧的善良,但他有时也很糊涂。”……有了这样的认识,再抓重点句分析人物特点就水到渠成了。所以,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能直接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作为教师、家长,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给他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使学生养成自己主动阅读的习惯。

3、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大家都知道,在知识的学习中,听来的忘得快,看来的忘得慢,听说做得来的记得牢。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精心设计语文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如教学《万里长城》时,运用以“一”带“面”,学法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加上欣赏录象、感情诵读,使学生爱长城、爱祖国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这时候,再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配上婉转动听的音乐、色彩鲜明的图象,学生如同置身于长城之上,再一次领略了这举世闻名的古老建筑。最后,让学生每人收集一个我国或世界各国的名胜古迹,当一回小导游,开展了“走进名胜古迹”的集体旅游活动。活动中,小导游们侃侃而谈,绘声绘色地介绍了名胜古迹的历史、规模、景观,使同学们坐在教室里游览了祖国和世界各国的名胜古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的体验,必定会产生乐学的兴趣。在设计的语文活动课上学生不仅了解了万里长城,也了解了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凯旋门……还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语文能力。课堂充满了活力、情趣、智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成为学习的主人。

4、关注学生的家庭作业,架设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桥梁。

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早已融入了素质教育。将单一的纯语文家庭作业变为大语文教育的家庭作业,真正全方位的、立体的、广视角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素质,使家庭作业成为架设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桥梁,真正体现大语文教育的无限魅力。大语文教育的家庭作业是“开放性”的,包罗万象,形式不拘,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可画、可唱、可演、可写,内容虽然不限,但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紧跟教材,如教《蜘蛛》,就让学生观察蜘蛛的外形、种类、生活习性等,还有课外读物的阅读、讨论等。二是紧跟形势,如迎奥运,谈WTO的组织形式以及对我国的影响等等。三是紧跟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好动、好奇而又好问、好学,我们就满足他们的要求,什么写诗、画画、打球、做手工等,只要学生感兴趣的,对身心有益的,我们都支持。既然是开放性的家庭作业,作业的布置就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的布置。如紧跟形势的作业就让家庭书籍报刊较多的同学去做,文体的课外作业就让有文体特长和兴趣的同学去做。设计广告或研究小课题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和自行选择。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作业,个个都积极主动地去做,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这样坚持不懈地训练下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空前提高,以往学生发言总是简短的一两句话,班级活动总是找不到主持人,而现在好多人都能主持,而且辩论起来有理有据,出口成章。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自然带来了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往学生怕作文,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无素材可写,而现在材料很丰富。每次家庭作业都是作文素材的积累,有些家庭作业本身就是作文的新尝试。因此,写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作文能力的提高,又带来了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无处不显示大语文教育的无穷魅力。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将语文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更多阅读的时间,真正做到立足课堂,辐射课外,既走进教材,更走出教材。

【延伸课堂课内外相结合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百百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baibeike.com/yuwen_84304/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